Search

[蟑螂跟你,誰比較醜?]
多年前的某天,我在家看到一隻蟑螂,
驚慌地拿起拖鞋窮...

  • Share this:

[蟑螂跟你,誰比較醜?]
多年前的某天,我在家看到一隻蟑螂,
驚慌地拿起拖鞋窮追猛打,
此時我媽剛好經過,悠悠地問:「妳幹麻要打它?」
我氣憤地說:「因為蟑螂長得很醜啊!」

媽回:「它覺得妳才醜。」

徒留下錯愕的我,和那隻蟑螂。

--------傻眼的分隔線---------

多年後的今天,我讀到<莊子>的惡乎知之篇,
裡面有一段趣味的師生對話:

生問:「老師,您知道世事的通則對嗎?」
師說:「我哪會知道啊!」老師一臉古人問號。
生再問:「那您知道哪些事是您不知道的嗎?」
師回:「我哪會知道啊!」
生三問:「難道世事都無法知道嗎!」
學生開始有點森77,覺得這傢伙還配得上當人師嗎?
師三回:「我哪會知道啊!但讓我來試著跟你說說看好了(音樂下),」

「人如果住在潮濕的地方,就會腰酸背痛,但泥鰍卻住得很開心;人住在高聳的樹上會心驚膽顫,猴子卻住得很愜意。人、泥鰍、猴子,誰才知道哪裏是最好的居所呢?」

「人吃牛羊,麋鹿吃草、貓頭鷹吃老鼠。人、麋鹿、貓頭鷹,誰才知道什麼是真正的美味呢?」

「猿猴喜歡獼猴,麋喜歡鹿,泥鰍喜歡魚兒,人類喜歡林志玲跟侯佩岑,但魚兒看到林志玲會嚇得沉入水底,鳥兒看到侯佩岑:『嗨~我是侯主播』會嚇得高高飛走,麋鹿會覺得這兩個沒角又沒毛太怪了吧,頭也不回的狂奔。那猴子、麋鹿、泥鰍和人類,誰又知道天底下什麼才是真正的絕色呢?」

「所以,在我看來,所有的是非仁義、黑白對錯,標準如此紛亂複雜,哪有什麼一定知道的呢!」

--------回到現實分隔線--------

在生活中,經常會遇到一種人,我統稱「博士博」,
他們聽別人說話,
沒聽兩三句就開始給予「建議」、「指導」,
並且很快就對他人下評斷,
覺得「這就是錯!就是不好!」
「你應該聽我的,我是為你好!」
即便你沒有請教他,他還是會「自動自發」地到你身邊,
說三道四、評頭論足,
告訴你什麼才是對、什麼才是美、
什麼才叫成功、什麼才叫幸福…
貶低你的選擇與看法,
然後博士博們感覺自己好棒棒、高人一等。

其實你我都曉得,
越有智慧的人越安靜,越能把別人的話聽完,
宮鬥劇裡,在那邊大聲嚷嚷、虛張聲勢的,都最快領便當。

承認吧,我們在蟑螂眼中就是個醜八怪,
我們哪能知道真理是什麼呢?
又或者根本沒有唯一的真理,
每個人的真理都是依循他的背景、經驗、性格塑造而成,
即便這個人是我們的父母、伴侶、摯友,皆為獨特的個體,
我們能做的就是傾聽、理解與尊重,
即便不同意,我們也可以選擇真誠地表達自我,
對方要不要接受並不在我們控制的範圍,
給予祝福,各自努力,
也許是我們在面對對立、衝突時,
所做得最酷的一件事了!

#亂世正好讀莊子
#昕媽的智慧高人一等

文/ #蘇予昕諮商心理師
圖/ 攝於胡志明市


Tags:

About author
not provided
人們常問:「如何能活出真正的自己?」 我們都想改變、變得更好, 但卻?
View all posts